【課程背景Background】
? 工作現場輸出的不僅僅是產品或服務,更是企業的價值;在這個人員流動性越來越大的時代,如何保證我們的客戶都能體驗同樣的服務?如何讓客戶的滿意度長期保持?如何讓工作業績實現可持續化……,而SOP\SIP\OPL是達到這一效果的唯一方法,更是管理系統良好運行的基石。
? 客戶反應快慢不一,滿意度忽高忽低,盈虧吃不準、員工流動性大、人員表現好好壞壞......這一系列亂象長期困擾著許多企業。針對這些問題,必須有一種規范,讓企業最優秀的作業模式保留下來,為企業的持續發展奠定基礎,作業標準化應運而生。
? 作業標準化就是讓產品或服務從初期、中期、后期,直至完成整個流程,形成一個完整的SOP/SIP/OPL支持系統,真正高效實現企業管理的核心目標:理想的人均產值(或人均產能),讓做出來的產品或服務順利合格快速交付客戶,這個過程就是各個工藝人員的基本職責,也是他們價值的核心體現,更是企業發展的最根本基石。
? 本課程使用大量企業現場管理案例,告訴管理者如何有效地實施工藝管理及管理技術快速提升。
【授課方法】
理論講授,數據分析,圖片分享,工具介紹,工具演練,分組討論,結果發布,講師點評,課后作業,內容考試與標準答案,持續改善計劃。
掌握企業精細化管理模型,企業管理現狀分析;
實施標準化作業,標準化作業定義;
標準化作業下工藝人員的職責與要求;
標準化常用工具和方法;
標準化作業工藝流的實現步驟;
持續改善和執行落地專業方法。
1. 企業的四大流
2. SOP\SIP\OPL與工藝流的關系
3. 顧客的需求是什么?
4. 企業管理存在的普遍現象
5. 標準化管理企業與傳統企業對比
6. SOP\SIP\OPL執行最終目標:
7. 標準化定義
8. 標準化重要性
9. SOP\SIP\OPL的三要素
1) 新產品(服務)導入
2) 工藝流程的排布
3) 設備及輔助用品的設計和制作、維護
4) 新產品SOP的制作維護
1. 如何做標準化作業
2. 制作SOP
3. 原則:
4. 清晰、易懂、明確
5. SOP的標準格式
6. 流程圖
7. SOP的標準格式
8. 相關文件和參考資料
9. 異常的處理
1、產品名稱
2、作業名稱
3、質量要求
4、作業段別 位于那一工段
5、作業人數
6、作業時間
a. 須標明該站”標準工時”與”平衡工時”。
7、本作業安全守則
8、作業內容: 標示此工作站的工作項目及順序
9、注意事項:標明每項工作項目的內容與要求。
10、圖示:以繪圖或照相的方式說明工作內容與注意事相.
11、使用工具:標明此工作站所需使用到的工具,儀器與工具的設定條件。
12、使用之零件:此工程站所需使用到的零件,須標明零件料號、規格、工程位置、用量。
13、變更記事: 記錄此項作業變更的事項與原因
14、版本: 用以管控此項工作的指導書.
15、檢查的標準.
標準檢查(SIP)的內容:
1. 檢查項目
2. 檢查方法
3. 檢查程序
4. 批量、樣本數、合格判定個數的規定
5. 抽樣方法
6. 判定標準
7. 投訴方式
8. 不良品處置方法
9. 實施檢查時注意事項
1. 條理化、規范化
2. 正確性、精確性、邏輯性
3. 可操作性
4. 條理化、規范化
5. 條理清晰
6. 不產生歧義
7. 規范化要求
8. 統一使用精確動詞和名詞
9. 確定責任人
10. 編寫六要素:
1. 基層主管的作用
2. 基層主管對標準化作業的責任
3. 基層主管的作用
4. 對標準化作業應有的認識
5. 作業基準要不斷更新完善;
6. 使人人明白違反文件規定應付的后果。
7. 基層主管的作用
8. 班組長對標準化作業的責任
9. 將遵守標準作為現場考核的重要依據。
1. 管理失控點分析
2. 效率從哪里來?
3. 限制控制-解決員工如何自發做事的問題
4. 橫向控制-解決橫向部門、崗位不配合/不協調的問題
5. 三要素控制-解決管理干部相互推責/扯皮的問題
6. 分段控制-解決管理干部如何解決事務的問題
7. 稽核控制-解決員工不按規矩做事的問題
8. 數據控制-解決管理干部如何用數據做管理的問題
1. 目標如何實現?
2. 日計劃——每日工作任務核對
3. 日準備——每日做好班前準備
4. 日協調——每日信息快速傳播
5. 日攻關——每日修正SOP異常
6. 日稽核——每日稽查、查反復、反復查
7. 日考核——每日成果兌現、PK
1. 標準化=文件化 + 動作化 + 數據化
2. 文件化=標準 + 制約 + 責任
3. 動作化=文件化 × 驅動 × 執行
4. 數據化=效率的結果
5. 系統化=標準化+信息化+機制
1. 革除執行的四大陋習
2. 管理的五個DING
3. 潛能與顯能
4. 持續與管理
5. 課程總結
6. 跟進或指導